嗷呜公
宇宙同频

《原子习惯》
book

概括

这本书对习惯的运行步骤进行拆分,解析其运行逻辑,详细分析拆分后的每部分,教导我们更省力去形成好习惯改变坏习惯。

习惯的四个阶段

习惯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:

  • 提示。类似某样东西被注意到
  • 渴求。对做某件事的渴望
  • 反应。行动完成了习惯
  • 激励。完成行动后的奖励

举个例子就是,我注意到桌子上有一盒香烟,这时我感到焦虑想吸烟,我拿起烟点上火吸了起来,然后我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。

习惯的针对性设计

每个阶段就有了针对性的设计:

  • 提示。令好习惯显而易见,坏习惯无从显现
  • 渴求。令好习惯有吸引力,坏习惯缺乏吸引力
  • 反应。令好习惯简便易行,坏习惯难以实行
  • 激励。令好习惯令人愉悦,坏习惯令人厌烦

习惯总是无意识的,首先,你要了解自己已拥有的习惯,判断好坏,然后强化好习惯削弱坏习惯。最好的方式时记录每天的行为并评价。

具体操作

具体操作:

  • 显而易见,说出自己准备要做的事,让它被注意到。如,「我今晚10点写博客」「我要吃这块巧克力」
  • 显而易见,和其它习惯的宏指令绑定。如,每次回到家,就脱掉鞋子换衣服
  • 显而易见,利用人的视觉敏感度遍布触发物。如,把吉他放在客厅提醒自己弹琴
  • 显而易见,选择自己的环境。如,选择健康的朋友圈子
  • 显而易见,环境和行为联动。如,只在书房看书,只在床上睡觉
  • 有吸引力,和喜欢的习惯绑定。如,我喜欢看电影,每周写完博客才能看电影
  • 有吸引力,加入圈子利用自己的虚荣心。如,加入读书圈,每周打卡读最多的书发圈
  • 有吸引力,强化对好习惯带来的好处。如,早睡就会变帅精力充足,走上人生巅峰
  • 有吸引力,好习惯适可而止不留坏印象。如,写博客时没有灵感就停止
  • 简便易行,难度尽量低看重次数而不是量。如,先每天做10个俯卧撑
  • 简便易行,降低好习惯的执行阻力。如,2升水就放在桌面伸手就是喝
  • 简便易行,降低行为的开始难度。如,把每日写日记变成每日记录当天的天气
  • 简便易行,利用科技。如,智能服药提醒闹钟、加入储蓄计划
  • 令人愉悦,令习惯有即时奖励。如,使用很香的洗手液
  • 令人愉悦,制造可视化的进度条令自己有成就感。如,记录健身日志

上面的具体操作是我强行总结的,书里面作者举例的很模糊,有时一个操作会涉及到两个阶段,例如有吸引力和令人愉悦就非常相似。另一方面我觉得有些操作也非常牵强,为了开始习惯而不择手段。

理念

但这没关系,书里给我们传达了一种更重要的理念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习惯是用最少的精力把行为做完,而做到不知不觉地积年累月地去进步,当我们精力不足的时候就会败给坏习惯,这无可厚非没有可丢脸的。只要有了正确的身份认同,就会有无限的冀望,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养成好习惯冲击,撞破南墙。我们要处理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些珍贵的精力,了解自己,设计出适合自己的计划,让习惯更易养成。

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个爱面子的人,你想玩过山车又害怕,不妨先站到队伍排队,然后碍于面子就不能退缩了。习惯的设计也一样要适合自己才能坚持下去形成复利,用你的一个属性去克制另一个属性,用你的一个属性去助长另一个属性。这就不拘泥于上面列出的操作了,随机应变。